骨质疏松已成为紧随高血压、糖尿病、恶性肿瘤,排名第4位的常见慢性病,也是继糖尿病、老年痴呆之后第3大老年疾病。骨密度(即骨骼矿物质密度,BMD)是反映骨骼强度的主要指标,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、同种族正常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内(T值≥-1.0SD),降低不小于2.5个标准差的为骨质疏松,通过骨密度检测仪可以精确测量。
饮食方面,多补充钙、钾(如牛奶、豆腐、虾皮、海带、紫菜、西兰花、绿叶蔬菜、果仁及干果类);多吃水果,桔子、苹果等水果中富含β-隐黄素,β-隐黄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,维生素A对骨骼正常生长有重要作用,此外,老年人应注意多晒太阳,以摄取维生素D,帮助钙质吸收,使骨矿物质含量提高或不继续降低。
由于骨质疏松早期无明显症状,病人常因骨折前来就诊,此时往往病情严重,不仅治疗成本较高,预后也较差,甚至导致致残、致死的严重后果,大大增加了个人、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,因此筛查预防的重要性远甚于治疗,是遏制该病高发姿态的关键。
中心医务人员在为辖区居民进行骨密度检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