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治未病
+ 当前位置:健康教育
莫把鼻炎当感冒(下)
作者:管理员,来源:本站,浏览次数: 点击:2137

●汉药小课堂●

       生活中不少人常常会突然出现鼻塞、鼻痒、连续打喷嚏和流清鼻涕的现象,起初经过长短不一的时间会自然缓解,以后也会不定时的多次发作,常以为是自己感冒了。其实不然,有可能是患上了过敏性鼻炎了。

       上期讲解了过敏性鼻炎的一些基本知识,今天我们再从中医的角度,讲解下如何治疗过敏性鼻炎。

中医如何看待“过敏性鼻炎”?

       中医本身没有“过敏”这个词或病,但对它的认识是很早的,在《外科正宗》里就有对“漆疮”的论述,并明确阐述:“人之禀质有异。”

       中医将过敏性鼻炎归属于鼻鼽、鼽涕的范畴,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,尤其是在肺、脾、肾三脏虚损基础之上,对外界环境失去适应和御邪能力而得病。

       传统认为鼻为肺窍,肺主皮毛而卫外,若肺气虚,则卫表失固,外邪乘虚而入,肺失宣肃,津液停聚,鼻窍不利而为病;脾为后天之本,肺金之母,主运化水湿,卫气生于水谷,源于脾胃,脾弱则肺虚而致清涕涟涟;肾主一身阳气,肾阳不足则温煦无源,而致怯冷形寒;故而本病大多呈现为虚、寒之证。

       正如《医方考》中有:“若阳气自虚,则阴气凑之,令人脑寒而流清涕。”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大家注意到不少患者病程较长,并不是典型的流清涕,而是粘稠涕,甚至是黄粘涕;鼻甲也不是典型的苍白水肿,而是粘膜充血肿胀,呈现肺经郁热之象。

       还有少数患者,由于缺乏规范治疗,鼻塞持续,嗅觉减退,检查时见鼻甲肥厚黯红,且对减充血剂并不敏感,表现为瘀滞之证。

       因此现在中医将过敏性鼻炎的辨证分为:肺气虚寒、脾气不足、肾阳亏虚,肺经郁热型,治疗上分别给予散寒、补气、温阳、清热的方法治疗,对部分瘀滞的患者则可予以活血通窍,不难看出中医药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。

中医如何治疗“过敏性鼻炎”?

       中医不仅在疾病发作期的治疗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良好的疗效,而且在预防疾病的复发上更具优势。

       中医强调治病必求于本,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,在疾病缓解期针对不同患者分别给予补肺、健脾、温肾、和营等方法来提升正气,增加抗病能力;

       在时令上遵循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冬季采用膏方温补敛藏,固护阳气;夏季则运用外治法,在三伏时节人体阳气最为旺盛,全身经络最为通畅,皮肤毛孔最为疏松之际,将药物敷贴在腧穴上,经穴位透入机体,以疏通经络、调节气血,全面调整和改善脏腑功能,从根本上防治过敏性鼻炎。

       临床证实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统领整体,标本兼治、顺应时势,因人制宜,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。

傅晓东

傅晓东

主任中医师

擅长: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急、慢性咽炎,嗓音疾病,喉源性咳嗽,过敏性鼻炎,急、慢性鼻炎、鼻窦炎,耳鸣耳聋等疾病

门诊时间:周二上午、周三下午、周四上午



| | | | | | |
版权所有 南通汉药研究所 地址:南通市濠西路18号(电视塔向北300米西侧)
客户服务热线:0513-85590022,85590011,85590093 当前访问人数:4933607 技术支持:南通泛亚 苏ICP备07507840号 8433255_587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