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治未病
+ 当前位置:新闻动态
顺时养生 | 立秋至,暑未消
作者:管理员,来源:本站,浏览次数: 点击:2064

立秋养生

知多少

       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,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所言,“秋,揫也,物于此而揫敛也”。

       时至立秋,但天气依旧湿热交蒸,盛夏余温未消,防暑和祛湿仍然是秋季养生的主题。

       同时立秋也是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由阳盛逐渐转为阴盛的时节,万物逐渐成熟,人体代谢也呈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,因此在立秋时节起进行调养尤为重要。

立秋三候

一候凉风至

     “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,温变而凉气始肃也”。也就是说,此时的风已经不是暑天的热风了,天气也开始呈现转凉的趋势了。

二候白露降

     “大雨之后,清凉风来,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,尚未凝珠,故曰白露降,示秋金之白色也”。通俗点儿说,就是早晨大地上开始有雾气了。

三候寒蝉鸣

     “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”。寒蝉开始鸣叫,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冷了,寒蝉之于秋天,就犹如布谷鸟之于夏天,都是一种信号。

立秋习俗

· 贴秋膘:

       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,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。因为人到夏天,本就没有什么胃口,饭食清淡简单,两三个月下来,体重大都要减少一些。等到秋风一起,胃口大开,想吃点好的,增加一点营养,补偿夏天的损失。

       补的办法就是“贴秋膘”: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,炖肉、烤肉、红烧肉等等,“以肉贴膘”。

· 啃秋:

     “啃秋”在有些地方也称为“咬秋”。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,称“咬秋”,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,时逢立秋,将其咬住。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“咬秋”,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。

· 晒秋:

       在湖南、江西、安徽一些山区,由于地形复杂,农民们害怕收获的作物发霉,在自家院子院墙或房顶上晾晒作物,逐渐形成了“晒秋”的习俗。

立秋养生

起居调养

       立秋乃初秋之际,暑热未尽,天气变化无常,人体往往会觉得精神比较低迷,容易打瞌睡,常表现为食欲不振、四肢乏力等。

       秋乏的时间如果持续比较长,很容易影响到脾胃,要预防秋乏,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,尽量早睡,保持充足睡眠。

饮食调养

       秋季饮食宜收不宜散,所以应尽量少吃葱、姜等辛味之食,适当多吃酸味果蔬。

       同时秋季气候干燥,容易上火、便秘,日常饮食上最好选择具有滋阴、降燥等功效的食品,如鸭肉、苦瓜、 丝瓜等,既可以清热泻火,还有一定的解毒功效,尤其适合体热的人。即立秋饮食八字诀:润燥、补肺、养阴、多酸。

精神调养

       古人云: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,很多人一想到秋天便感到感伤,思虑也逐渐增多。

       在立秋时节,要保持精神愉快,情绪乐观,避免焦虑、紧张、忧伤等不良因素,即使遇到伤感的事,也应主动予以排解,收敛神气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

艾灸正当时

微信图片_20220809144413

       立秋,秋来伏未去。仍有“秋老虎”肆虐,仍需固护阳气。此时正是收敛阳气、培补元气的****时节。

       艾灸是中医养生中“培补元气”有效方法。科学地进行艾灸保健可以在季节转换时增强身体阳气,达到温通经脉、调和气血的目的,从而预防秋冬季各种疾病的发生。


| | | | | | |
版权所有 南通汉药研究所 地址:南通市濠西路18号(电视塔向北300米西侧)
客户服务热线:0513-85590022,85590011,85590093 当前访问人数:4933578 技术支持:南通泛亚 苏ICP备07507840号 8433255_58748